【聯合報╱賴仕涵/北市敦南心診所醫師】2009.10.16 02:31 am
一樣米養百樣人,全球數十億人口,不會有兩人有一模一樣的人格特質。有的神經大條、有的杞人憂天,有的外向活潑、有的內向害羞。
來身心科求診的,大多數人的困擾往往不在於自己的某些特質,而在於「無法接受」這些特質;「吃碗內,看碗外」,對自己特質一概否定,只想學別人、做別人,落得自己裡外不是人,怎麼做都不對勁!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類社會若沒有「杞人憂天」的人,每個人都神經大條、事事無所謂,恐怕幾萬年前就已因天災、猛獸的侵襲而集體滅亡了。如果大家都活潑外向、天天往外跑,少了為了思索一個物理或數學問題願意足不出戶的人,恐怕改變人類社會的重大發明都無法出現!
個性與特質是老天所賜予獨一無二的禮物,應該好好發揮優點,甚至當作上天託付的「責任」,而非埋怨、不滿。何況話說回來,若全世界都是大多數人眼中個性較好的那一種人,豈不無趣?
難道不能不滿意自己的個性?做些調整或改善?當然不是如此!
首先,個性分布如同統計學常態分配,絕大多數處於社會世俗認定的正常範圍,極端個性少,特別外向、特別內向的人是少數,神經特別緊繃、神經特別大條的人也是少數,大多數不會太過極端。
除非自己是屬於過度極端的那一小部分人,否則並不見得需改變。而且,唯有先瞭解自己處於哪個位置,才能進一步調整或改變。其次,不管你決定改或不改,都得先能「接受」,唯有接受後,才可能針對它應對調整。
不想改或懶得改:學習接受自己,並認清自己個性可能帶來的困擾,在人生規畫、工作內容、伴侶選擇上也隨之調整。若自己明明內向,結果每次找工作都是業務員、服務業這一類內容,或者找對象都是閒不住、天天喜歡往外跑的人,可能未必適合。
下定決心想要改:個性是從小長期培養而來的,沒有所謂特效藥、秘方,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出180度轉變。往往得花上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漸進調整,才能達到目的。常見的問題在於無法認清事實,雖然有決心要改變,但連當前自己實際狀況都無法接受,心中充滿否定、負面心態,怎可能變得更好?
認清自己的特質,先接受這個事實,再考慮究竟需不需要改變?該如何改?仔細思索後,往往會發現「善用」自己的個性才是關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