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教授說明教育的目的,學校教育的重點不是在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而是培養人格和情操,學習正確的社會觀念及交到好朋友。
從核磁共振的機器介紹開始,洪蘭教授以圖示說明大腦結構與運作方式,大腦提供人類終身學習的機制,一星期運動兩次、每次三十分鐘,腦中就會長出新的細胞;因癌症過世的長者在家屬同意下進行大腦研究,發現顯微鏡頭下新生成的腦細胞仍然閃閃發亮,推翻了大腦不能改變、細胞不能再生的理論。洪蘭教授以此勉勵學生,人的一生是終生馬拉松,不僅走的過程很重要,耐力與毅力也同等重要,「記住沒有輸在起跑點這句話,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大器也許晚成。」她也笑言「所以不要帶孩子去抓周!」
洪蘭教授以案例說明大腦會因外界需求而改變腦部構造與生成,一名女孩在四歲時被發現腦部閱讀功能損壞,十一歲時卻擁有閱讀能力,因腦部將可運作的部分轉移使用,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改變大腦,形成連結環環相扣,「所以今天影響明天!」
除了頭腦內部構造不同,運動對於學習也有很大影響。運動時腦中會產出多巴胺、血清張素與正腎上腺素,學習中的孩子在運動後更能靜下來專心,為學習帶來更好的效率。洪蘭教授特別強調運動的重要,尤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到「20歲以前重要的兩件事就是運動與音樂」,因為這是心和身的教育,運動強健體能,而音樂調冶性情。
洪蘭教授說,每個小孩在小時候都有成為任何人的可能,卻被大人塑造成他們期盼的樣子,且在一般家庭裡,孩子接受到十個負面評語後才會接受到一個正向評語,但每句負面的話需要四句正面的話才能抵銷,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孩子都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洪蘭教授表示,犯錯時,重要的不是錯誤有多糟,而是將錯誤轉換成學習的經驗,因為恐懼不能造成學習。知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在學琴路上從不曾挨打,挨打會造成恐懼,恐懼會產生抗拒,快樂、無壓力的學習才成就了他,「所以沒有所謂天才,將孩子放對了地方、讓他們的能力發展出來就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