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身心靈 (297)
- May 12 Thu 2011 23:02
每個片刻都非常有價值 :享受時間
- May 11 Wed 2011 00:49
※放下執著,尊重別人的生活
- May 09 Mon 2011 20:46
趙董67歲像47歲的祕訣 每天養生操 爬山2小時
吃的好少 (Holmes)
乍看遠雄企業團董事長趙藤雄,總是容光煥發。實際年齡今年67歲的趙藤雄,不論氣色、身材或精力旺盛的程度,都保持得活像47歲的壯齡。
「其實,我最喜歡『簡單化』,什麼都儘量簡單!」生活很簡單,除了工作,就是巡工地。
飲食更簡單,早餐最喜歡苦茶油拌麵加青菜;午餐水餃加青菜;偶爾碰到知心好友,小酌兩杯,甚至還可以喝混酒,百杯不醉。
- May 09 Mon 2011 09:38
專心
許添盛醫師
常常我們的身體在當下做一件事情時,心並沒有在當下,因為身心沒有真正的整合,所以做出來的事情就會讓自己覺得不滿意,當那個不滿意的事情做完時,又會在下一刻想著上一刻有哪些事情做不好,那我們的下一刻自然也做不好,搞到最後沒有一刻是做得好的,身體會很疲倦,對自己就更不滿意。
- May 03 Tue 2011 04:17
人間異語:正因軟弱自卑 我才霸凌別人
標題跟許添盛醫師的臨床實際一樣(Holmes)
Q:當初為什麼會坐牢?
A︰25歲那年,跟3個小弟一起犯下恐嚇、勒索、傷人,由於過去前科累累,加上那次把人打到重傷住院,法官加重刑期,我足足坐了3年半的牢。出獄後,才明白,我已浪費年輕最美好的時光,當別人在認真讀書,享受校園生活時,我只會成群結黨去欺負弱小;直到大家拿著大學、高職等學歷出社會工作,我因背著犯罪前科處處碰壁。一度,我很埋怨父母,我認為我會落得這種下場,都是因為他們。如今,我很後悔毀了自己前途。
Q:怎會怪到父母頭上?
A︰說起來真可悲,回想我跟那幾個小弟的家庭環境,我們的爸媽不是早離婚,就是為生活,根本沒時間管教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得不到認同,又沒親人愛護,很容易學壞。
- Apr 30 Sat 2011 22:32
癌症是一個改變的契機
- Apr 24 Sun 2011 08:30
情緒
- Apr 20 Wed 2011 22:04
【每個人都可以過神奇的人生】
- Apr 20 Wed 2011 22:00
【你真的愛自己嗎?】
- Apr 20 Wed 2011 21:56
【我習慣用什麼樣的方式想像事情?】
- Apr 20 Wed 2011 21:55
【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第一天】
- Apr 20 Wed 2011 21:54
【自我肯定存在的價值】
- Apr 20 Wed 2011 21:53
【轉換對身體的負面信念】
- Apr 20 Wed 2011 21:50
冥想練習~進入宇宙萬物愛的連結
- Apr 17 Sun 2011 07:22
到院前已死亡 還是救給家屬看
「醫師,你一定要救他!花多少錢、用什麼特效藥,盡量用,只要能救活他!」這不是連續劇場景,而是每天急診室上演的人性與理性的拔河。
「獨子猝逝,家屬最難接受!」台北馬偕急診醫學科主任張文瀚曾收治過一名廿歲的男大生,因腦中風緊急送醫,到院前已死亡。生前沒中風病史,家住中部的父母接到電話通知簡直嚇壞,無法接受獨子死亡的事實,在電話那端不停哀求醫護人員要繼續救。
張文瀚說,這類到院前死亡的傷病患,醫師還是會盡力的救治半小時。但是,為了讓哀傷的母親見兒子最後一面,三、四名醫師硬著頭皮不停地為這已無生命徵象的大男生繼續心臟按摩,「整整救了一個半小時,直到家屬趕到見最後一面,才接受事實。」
三軍總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陳建生,收治過一名五十歲男病患,工作時昏倒,到院前已無心跳呼吸。老母親要求強心針、心臟按摩,「肋骨都按壓到骨折、斷裂才放棄。」
- Apr 15 Fri 2011 19:55
憤怒和暴力是不一樣的
- Apr 15 Fri 2011 13:08
最長壽男人過世享壽114歲 長壽哲學:工作到不行為止
修行高手(Holmes)
全世界全長壽的男子瑞布魯寧(Walter Breuning)於本月14日去世,享壽114歲;布魯寧也是全世界年紀第二大的人。
布魯寧生前住在彩虹老年人退休之家(Rainbow Senior Living),發言人柯比(Stacia Kirby)表示,布魯寧於這個月初開始住院,14日在蒙大拿(Montana)醫院自然死亡。
布魯寧生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他一天只吃2餐、一直工作到不行工作為止、善於接受改變,尤其是健康方面,他認為這些生活方式就是他長壽的原因。布魯寧還表示,人們都會死,不用害怕死亡,因為人生來就是會死。
- Apr 13 Wed 2011 15:24
模擬1953年生活!英女作家瘦了一圈
現代的生活真的進步嗎 ? 看來似乎沒有 . (Holmes)
就算沒有時光機也能「自行」回到過去!英國女作家凱布爾近日按照1953年的生活模式過了5天後,她發現孩子們都愛上運動和閱讀,全家人的感情更融洽,飲食習慣也變得很健康,她自己更是瘦了一圈!
凱布爾回到1953年的第一天就必須坐公車或步行接送孩子上下學,運動量大增,這是因為當時汽車還不普及;相較於21世紀的女性每天吸收2178卡熱量、消耗556卡,1950年代的女性一天只攝取1818卡,卻要消耗1000卡熱量,所以當時幾乎不存在「肥胖症」的名詞。
由於冰箱和電視在60年前並不多見,因此,凱布爾必須每天到市場採買蔬菜,製作最新鮮的餐點;凱布爾的兒子則一改看電視的習慣,現在他一放學就在戶外踢足球,女兒更是無法上網,轉而愛上閱讀了,全家人晚上時重溫聽廣播的樂趣,到了9點半就準時就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