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知識 (73)
- Dec 04 Sat 2010 22:00
腳底按摩治百病
- Dec 04 Sat 2010 21:59
防癌長鏈
http://cancerfree.net.tw/
瘤與癌的意義-讓我們先從瘤與癌開始說起。
古老的中國智慧
你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理論可能會覺得和你們以往的觀念認知差距很大,但事實上要和各位講的,很多資料已經在國外公布出來了。我們可以慢慢地從古今中外的醫學資料來介紹給各位,希望各位耐心地一頁一頁看完這個說明,這樣會給各位一較完整的理論基礎。在結束後想必會給各位一種不同的思想,若各位仍不能同意,歡迎各位來信討論,一步一步來探討醫學的真理,亦藉由這個網站的成立可以幫助我們及我們的子子孫孫找到一個目前我們已經束手無策的難題。
- Oct 21 Thu 2010 20:38
常受耳鳴苦 試試簡易保健法
常受耳鳴苦 試試簡易保健法 |
2010/10/21 心裡的話要講出來, 不會傷到任何人, 但是你自己已經受傷了.(Holmes) |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 Oct 19 Tue 2010 15:38
90%的病自己會好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0123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固醇過高、肥胖、痛風、便祕、胃潰瘍、頭痛、腰痛、過敏、失眠、自律神經失調……這些佔門診百分之九十的病,
實際上不必吃藥就會好,你能想像嗎?
岡本裕是日本腦外科醫生,同時專長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與研究。
他最出名的就是「盡可能不開藥」,但他治療與給過建議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復發率卻很低,這是怎麼辦到的?
本書在日本九個月就暢銷三十萬冊,是作者岡本裕醫師二十多年診療觀察的經驗結晶。
- Oct 04 Mon 2010 22:12
101歲中醫師姜通 不吃飯的長壽祕訣
再過三個月,姜通就要滿102歲了,他是全台灣最老的中醫師,一週看診五天,但外表看起來頂多70多歲,甚至健步如飛,除了缺牙,他幾乎沒什麼病痛,他是如何維持健康長壽的?
上 午九點,在台北縣永和中正路上一間看起來不起眼的中醫診所內,小小將近十坪的空間裡,已有十位掛號等著看診的病患,他們掛的是今年高齡一○一歲、全台灣最 老的中醫師姜通的門診。再過三個月,姜通就要滿一○二歲了,但他外表看起來頂多七十多歲,仍健步如飛,除了缺牙,幾乎沒什麼病痛,連老花眼鏡都不戴,各項 健康指數維持中年人的水準,還能一個禮拜看診五天。
當被問及養生之道,「我不吃不衛生的食物、每天做養生功、再加上不生氣。」姜通輕描淡寫地說。其實姜通出身中國江蘇醫生世家,他是家族第十代,年輕時用醫師身分當掩護,在大陸幫中統局(情報局前身)做情報工作。情報局長戴笠、幫國父孫中山寫遺囑的汪精衛他都接觸過,甚至連上海皇帝杜月笙他也照過面。他和蔣經國是舊識,還見過蔣的愛人章亞若;來到台灣後,也幫王永慶看過病,但這些名人早已不在人間,只有姜通,依舊精神飽滿在看診。
打從小時候起,姜通就有嚴格的家教,從不外食,即使偶爾宴請好朋友,他也多是為大家點菜,自己僅止於小酌,其實「吃飯」對他來說並不重要,因為他每天的主食不是米飯,而是牛奶與水。
- Oct 04 Mon 2010 14:54
五色食物能養五臟
天地有五行,人有五臟,而五臟亦配合五行。其實,五行除代表我們熟悉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之外, 也代表了我們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同時可引申出五色:白、青、黑、紅、黃。只要每餐都吸收到五色的食品便可做到五行相生,達到調和五臟,從而滋補身體的機能。
紅色食物養心
紅色食物包括胡蘿卜、番茄、紅薯等。按照中醫五行學說,紅色為火,故紅色食物進入人體後可入心、入血,具有益氣補血和促進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用。
而且紅色食物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它們富含番茄紅素、丹寧酸等,可以保護細胞,具有抗炎作用,還能為人體提供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增強心臟和氣血功能。
- Sep 24 Fri 2010 16:57
莊淑旂:甘草煮水浸綠豆 可把病毒趕體外
- Sep 19 Sun 2010 18:56
蔡瑞芳有糖尿病 吃生菜不吃飯
飯/澱粉似乎一定要吃 , 不知道, 他現在有沒有比較好.
---------------------
「我有糖尿病」。眼科權威醫師蔡瑞芳兩年多前,意外發現自己血糖值偏高,屬於典型第二型糖尿病。蔡瑞芳說,從發現糖尿病到現在,他整整瘦了10公 斤,體重從原先的68公斤,降為58公斤,看起來足足小了一號。但他很自豪的說,他自創專屬飲食控制法,不僅血糖控制得好、瘦得很健康,而且從沒吃過一顆 血糖控制藥物。
- Sep 08 Wed 2010 21:32
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經/正確呼吸四撇步 對抗壓力平衡自律神經
我們都知道,自律神經與情緒有關,事實上,呼吸也是。吸氣的時候,交感神經較活絡,呼氣的時候,副交感神經較活絡。
我們可以藉由呼吸,來調節自律神經,視個別情況,做深呼吸、吸長呼短、吸短呼長的練習,讓自律神經回復到平衡狀態。一般說來,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大多呈現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狀態。
這時候,緩慢呼吸,並加長呼氣的時間,能讓身體獲得放鬆,解除因壓力過大,造成的交感神經過度活絡問題,漸漸地,自律神經便能回復到協調狀態。在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自然地維持著一種相對、動態的平衡。但忙碌的生活腳步、紊亂的作息,容易打亂這樣的平衡。在無法避免壓力的現實狀態下,現代人更應該學會深呼吸、慢呼吸,以維持健康基礎。
正確呼吸的4大撇步
- Aug 29 Sun 2010 04:58
偶爾散散步 腦袋變聰明
- Aug 17 Tue 2010 12:48
『笑笑功』
『笑笑功』的「高老師喜樂啟動法」(Kao’s Joy Start, KJS),適用的對象涵蓋一般民眾、失智老人、癌症病患、各種罕見疾病、糖尿病、憂鬱症、氣喘病、尿失禁……..各式各樣文明病皆有明顯幫助。
『笑笑功』的「高老師喜樂啟動法」(Kao’s Joy Start,KJS)操作步驟如下:
1. 坐著時雙膝外張大於肩寬,站著時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躺著時自然平躺。
2.1眼微閉,口微張,頭微微往前,以頭頂百會向下帶動,下巴也向下往胸口靠,脊椎一節一節自然往下鬆開,每鬆開一節,氣隨之輕輕「哈」出。捲頸--捲胸--捲腹並不斷哈氣,快要到底時,將餘氣輕咳震出後繼續將氣往腳底不斷咳震下去。
- Aug 16 Mon 2010 15:03
最佳時間
- Aug 16 Mon 2010 15:01
年輕 10 歲的秘密
張孝威年輕 10 歲的秘密 文/李采洪、鄭呈皇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連出國都帶地瓜;富邦證券董事長葉公亮30年來維持32腰;藝人堂娜車禍重創之後,還能恢復魔鬼身材,他們如何讓體能曲線不再走下坡?
越富裕,人們越渴望追求健康,你的健康存摺上是不是有很多「0」,卻獨獨缺少前面的「1」?其實,健康不假外求,只要自己持之以恆,長期「經營」.......。
地瓜、番茄、蘆筍、楊桃,5月21日一大早,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家裡廚房的中島區就擺著這樣的早餐。烤好的地瓜連皮吃、蘆筍只用水燙過,沒有加任何調味料,楊桃和番茄當然也是原味。最近這兩年來,張孝威每天早上都吃地瓜加上二蔬一果搭配而成的「地瓜餐」。
- Aug 09 Mon 2010 21:27
名人養生/餐飲名人黃延齡 練太極性格變圓融
以江浙菜在北台灣聞名的蘇杭餐廳副總經理黃延齡,年輕時在大企業工作,48歲才轉行投入經營餐廳,可能是因為當年工作太忙碌,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有一天突然覺醒,他開始學習太極拳,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好。
一大早,員工還在準備營業,黃延齡就坐鎮,大大小小事情都仔仔細細,不漏掉任何一個小細節。就是因為這樣細心的個性,年輕時因為工作,忙到連身體狀況都變差。
黃延齡回憶當時,「五臟六腑其實沒什麼大問題,也檢查不出大問題,應該就是氣血很弱吧,就是會沒精神,早上起來的時候,會起不來,到了下午3點4點以後,好像就停電了,就沒電了,沒電人沒精神,在思考事情的時候,做一些判斷的時候,很容易會出錯。」
連開車都無法開長途,常常下午就沒精神,9年前才44歲的黃延齡發現身體健康已經亮紅燈,當下馬上決定投入運動,看上了代表中國精神的太極拳。黃延齡說,「柔和緩慢圓形的運動,我是覺得說,這樣子不會有運動傷害,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慢慢慢慢發現我的身體就越來越好。」
- Aug 09 Mon 2010 20:54
擊退男人健康的7個敵人
- Aug 06 Fri 2010 21:48
運動是改變體質的根本辦法
- Jul 30 Fri 2010 21:51
充分休息、保持樂觀、適度運動 免肝苦
充分休息、保持樂觀、適度運動 免肝苦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08.01.14 11:45 am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羅國正表示,現在人生活充斥著各種壓力,情緒緊繃、工作煩忙、熬夜、缺乏運動,加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像是吃過多肉類或辛辣類食品等,而少吃蔬菜水果,都使得肝功能異常的民眾越來越多,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
醫師建議,由於肝與情緒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應放開心胸,保持樂觀,並適度的運動。並充分的休息,晚上11點到淩晨1點,血行在膽;1點到3點,血行在肝。肝膽功能不佳者應儘量在11點之前就寢,如此血行才能在半夜1點至3點運行到肝臟。此外,肝功能異常的民眾,最好不要喝酒。過量飲酒,對肝臟損害很大,肝臟代謝會失常。而吸煙時血液中的尼古丁濃度會提高,而這些尼古丁又需要由肝臟來解毒與負擔,所以也應戒煙。飲食則以應忌口如油炸食物、刺激性食物、咖啡、濃茶等。避免含防腐劑,加工人工色素、鹽醃、煙燻、發酵等食物。
- Jul 19 Mon 2010 21:23
萬物始生 陽氣初發 春天養肝正當時
鄧正梁(中西醫師、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春季,始於立春,終於立夏。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那麼,人們在這個季節裏應該怎樣注意攝生益壽呢?
肝與膽互為表裏,其經氣旺於春,肝膽之氣以條達舒暢為度,要使自己思想開闊、心情舒暢,不要使肝氣鬱結、思鬱沈悶。
生活起居方面,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到處充滿欣欣向榮的生機,這種環境最有利於生精血、化津氣,充實人體的組織器官,因此,人們應該盡量多做室外活動,讓身體沐浴在春光之中,接受微風的拂煦,汲取大自然的活力。
★飲食 宜甘少酸
- Jul 19 Mon 2010 21:22
增強排毒力6絕招
孫安迪專欄透過運動的鍛鍊和練習是授除恐懼、增強解毒排毒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國人動、靜的鍛鍊經絡方法更是一絕,並可達「身、心、靈」合一的境界。具體作法如下:
1.腹 式呼吸:小腹部至少有9條經脈通過,分別是兩側對稱的胃經、脾經、腎經、肝經和中央的任脈。肝經可以調節情志,和神經系統精神狀態有關。脾經和胃經是後天 之本,主管消化、營養。腎經是先天之本,主管人的精神、大腦和內分泌等。任脈總督一身之陰氣。腹式呼吸,很容易達到鬆靜自然的人體最佳狀態,也是經絡運行 的最佳狀態。
2.抬腿休息:久坐下肢循環不暢,反射性引起大腦缺血、缺氧,高抬腿可以改善大腦營養狀況。方法是,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高抬腿,把腳置於凳子上,上身後仰,全身肌內放鬆,閉目養神。
3.適度運動:做輕、中度的體育活動,如慢跑、快走、打羽毛球、乒乓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