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慢慢看/感受, 因為有點深度 (Holmes)
*在醫學的角度上看,我們的皮膚大約每個月會換新一次,胃壁每五天轉化一次,肝臟每隔六個禮拜就全部更新,骨骼每三個月便又是一副新的骨骼。根據醫學統計,身體每七年就會完全的更新,這些數據表示身體只是一個模式,並且一直在變化之中,而不是一部僵化的機械,所以傳統醫學把人單純地視為機械是說不通的。
想要延緩老化,你必須保持以下的信念:
*身體是不斷變化的狀態。
*身體是有智慧的,不會隨著年齡而變的僵化。
*身體是能量而非單純只是物質。
*身體可以永保健康,並不必然會陳腐老化。
*身體不受限於時間。
如果你要讓身體永保青春,在思想和信念上卻不能解放自己,這個希望將永遠無法實現,因為正是你陳腐的思想和信念制約了你的身體。這意謂著假如老化是發生在你身上的自然現象,那麼基本上你變成了一種不可避免的老化犧牲者;但如果老化是你從社會中學習到的行為,是社會與家庭集體模仿,集體催眠的效果,那麼你便有權利選擇說「不」,以接受新的信念,迎接新的機會。
~摘自【用心醫病】
***********************************************************************
*【愛那帶給你最深痛苦的人】
這是一個愛恨交織,混合著痛苦,歡笑與淚水的世界。所以,我們要去愛那帶給你最深痛苦的人。
那觸動你生命最敏感的神經,制住你的死穴,或帶給你最深痛苦的那個人,絕對不是生命中的意外或巧合,也不是無情的命運,高高在上的上帝,或什麼業障因果律要來找你麻煩。其背後一定有一份宇宙最珍貴,最令人感動的心靈成長及喜悅在等著我們。
不管對方是你的家人,敵人,愛人,親密伴侶或朋友,不要被對方的年齡,外貌,性別及身分所欺騙——那個帶給你最大痛苦的人,只是長的不像你,其實就是「你自己」。
你也許極度的痛恨,討厭,排斥對方,一點都不想再見他一眼或聽到他的聲音——你可能並不想聽,但我還是要說——對方的存在,完全是為了要幫助你心靈的偉大突破及成...長。
但要如何做呢?不管排斥力有多大,那就再靠近一點吧!也許愈靠近,愈排斥,你就快要受不了了,那就盡你所能的再近一點吧!逐漸的,一件全宇宙最奇妙,最不可思議的事就要發生了。
你會漸漸的同理對方,寬恕自己,愛上對方,更深深的愛自己,發現彼此本來就是同一個靈魂的兩個看似相反的部分。在融合的過程中,釋放出不可思議的愛,將你及對方的靈魂提升到另一個美妙的境界,在其中,沒有恨,沒有對應,只有彼此深深的一體感。
痛苦只是靈魂顯現其更深的愛,更大整合的幻象;願所有人都能穿透痛苦的幻象,成就靈魂無盡的喜悅,成長及愛。
~摘自【愛是你,愛是我】
***************************************************************************
*【給過去每個自己深情的一擁】不論當下你湧現的是正面,負面的情緒,還是喜悅,悲傷,憤怒的情緒,你都要如實的去感受及接納。
人如果一直壓抑及否定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那麼情緒就會不斷的累積,直到有一天無法收拾而潰堤。
想想看,小時候的你,過去的你,年輕時代的你,是否某段時間曾有個「憤怒不已的自己」,「傷心欲絕的自己」,「受到委屈,難過又傷心的自己」,「孤獨無助,不被了解的自己,或「痛苦到了極點的自己」?
那些「自己們」到哪裡去了?他們只是「後來」變成了你,還是仍處在自己特殊的時空裡?我常常思索這類的問題。也許他們不單單只是變成了我,根本還活在我心裡的一個角落,或活在屬於他們的時空中那栩栩如生的情緒裡!
...
現在的我,於是用了極大的包容,了解及愛,深深地回到自己的過去,看著及感受著那些還在情緒波濤中奮力起伏的自己們。用最大的感動及支持告訴「他們」:「別擔心,一切都會過去,有我在,有我永遠在你的身邊。我永遠愛你,支持你及了解你,且會陪你走過這一切。我是你的未來,你是我的過去,我永遠愛你!」
透過這樣的體會及修持,我有點明白何謂佛的慈悲及神的愛,因為我們是活在宇宙永恆的愛的回憶中的自己。那麼,當現在的我陷入身心的痛苦時,我也會在內心聽到這樣的聲音:「沒問題,我永遠在你身邊,陪你平安的度過一切。」且會收到來自內心愛的能量及祝福。
~摘自【愛是你,愛是我】
************************************************************************
*賽斯說過,人全心全意在愛的時候,正是一個人最接近宇宙精神的時刻。事實上,去愛別人也是一種幸福,這份愛會讓人的內在更接近造物者——靈魂的本質渴望回到愛。
愛是全宇宙最巨大的能量。人類由於恐懼自己會招架不住內心那股巨大能量,害怕被它淹沒,便設下各種限制,不肯全心全意去探索愛,甚至阻擋愛找尋它的出口,生命也因此受到極大的束縛。事實上,這份恐懼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內心的愛終究會為我們指出生命的方向,而且能找到自己的出路。愛是活潑,流動的能量,有它自己的生命和思考,那是無法被阻攔限制的。
多年來致力於身心靈健康的提升,我常有極深的感觸。許多人無法跨越生命中的門檻,孤獨地咀嚼寂寞,往往是因為沒有去覺察他自己內心愛的衝動,以致不能勇敢地愛自己,和他周遭的一切。但是,真正的愛是會讓人領略到生命美好滋味的,它會讓我們看到對方真正的價值,還有人類所有美好的特性。
~摘自【心能源】
**********************************************************************
*不論你感覺到你有什麼才能,只有當你決定去發展它們的時候,它們才會被發展。下決心的這個行為然後就啟動了無意識的機構。
身為一個人,不管你的健康、財富或環境是如何,你都有一個你可以從中選擇的很豐富的可能經驗。你必須有意識的明白這點,而為你自己的人生去攫取方向。
即使你說:『我願聽天由命』,你也是在做一個有意識的決定。如果你說:『我沒有能力指揮自己的人生』,你也是在做一個有意的選擇──然而這種情形是一個限制經驗之路絕沒有定下來。
沒有一條路不能通到其他的路。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得到可能行動的深脈。你的想像力極有價值,容許你把自己向這種路途開放;然後你可以用想像來幫助你把這些帶入存在。
~摘自:賽斯書【個人實相的本質】
****************************************************************************
*【真心真意的人際關係】許多人都希望可以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在人際和諧的狀態下,我們會感受到幸福及愉悅,而非孤單,痛苦及遺憾。
但到底如何才能真正的改善人際關係呢?市面上已有太多關於技巧及方法的書籍,但我今天想由更深入的身心靈來探討。
在心理治療臨床上,我常看到這樣的例子,人們常會對別人攻擊性及批評性的言語耿耿於懷,心中的芥蒂愈來愈大,內心的傷痕,防衛性的不滿及憤怒也無限上綱,以致對他人曾有過的善意,或其後所有善意的釋出完全視而不見,久而久之,你內心剩下的就全是對所有人的不滿及憤怒。
這時候,如果我們真正去內觀,會發現其實一直不原諒對方,只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的接納自己及寬恕自己,此時一味強求要原諒及寬恕對方根本就不可能,我們必須看到的是,也許在內心一直指責及控訴自己的人根本就是自己啊!認清這一點,我們才可能真正的解脫。
「積極回應別人的善意,刻意忽略別人的不友善。」表示我們將自己的行為及情緒掌握在自己手裡,並不隨別人如何對待我們而被牽著鼻子走,而且會因此在自己的人際關係中創造出良性的互動。
我們是針對別人人性中的友善及溫暖而起反應,予以正面的加強,也會因而創造出人性更多的真,善,美。同理可證,若我們只看到別人的不友善,要嘛會退縮逃避,要嘛會消極與之對抗,要嘛就直接槓上了,這樣在暗地裡或表面上的針鋒相對,只會讓你的人際關係更惡劣罷了。
~摘自【許醫師諮商現場】
****************************************************************************
*當我說愛起於自私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反對,認為愛當然是不自私的行為。可是如果我問你:你是不是只會愛上自己喜歡的人?你會去喜歡自己討厭的人嗎?你會去對你不喜歡的人答案是「不會」;你只會去愛你欣賞及喜歡的人,
那我再問你一句話,你是因為他是「對方」而愛他,不管他是阿貓還是阿狗,還是因為「你喜歡他」而愛他?答案應該是後者。因此,你是因為「你是你」是「出於自己」而愛別人。因此,愛當然是起源於自私。
你以對方為目標而產生只有自己才感受到的愛的感覺,或採取自己想採取的愛的行為,因此,你必須要相當的明白,你要去感謝你所愛的對象,因為對方的存在,帶出你心中那種的渴望及覺受,你彷彿飲滿了心靈的醇酒,渾身陶醉,酥軟,也因此對生命產生一種愛的動力,...彷彿一切的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所聞所見的一切都充滿了生命的光彩。
這一切是誰帶給你的?是的,你所覺受的對象,可是,搞不好人家根本還莫名其妙呢?因此,你心中要感謝對方,感謝對方讓你體會到什麼是愛,體會到當愛流過生命,流過身軀的美妙感受。
~摘自【許醫師安心處方】
*************************************************************************
*在新時代的思想中,真正的治療觀念是下面這句話:
身體是它自己最偉大的治療師。
每一天,身體的自然治療過程都讓人們擺脫疾病,修復情緒或身體上的病,不管你有沒有生病,有沒有從事所謂的治療,你的身體最了解它自己,且每分每秒都「正在」治療它自己。這句話再強調也不為過。
身體雖然擁有奇蹟式自我治癒能力,但身體其實是「心智的具體化」;意思是身體扮演我們的精神導師,它必須時時刻刻顯現出我們的思想,情緒及內心的衝突,以便讓我們得以面對「具體化的自己」,以供自己參考,修正先前的思想,情緒及不良的生活方式。
擧個例子,許多人習慣逃避內心的衝突,也不願面對內心的無奈及痛苦,但身體則誠實多了,你可以不去自我面對,不去解決生命的困境,但當身體如鏡子般地反映出你內心的...衝突,而具體化成為肉體的病痛時,這下你可逃不掉了,且被迫去面對內心的問題。
因此,身體的病痛不是要你去治療身體的,而只是善意地指出你的心境已出了問題,身體迫使你採取行動,再次的,不是去治療身體,這點根本不勞你費心,當你面對且解決了「你自己」思想的衝突,情緒的壓抑,身體會自己治好它自己。
~摘自【許醫師諮商現場】
*****************************************************************************************
*常常,恨是愛的近親,因為懷恨的人被很深的引力吸引到他所恨的對象。恨也可以是一種溝通的方法,但它從不是一個穩定的、經常的狀態。而如果你不去干預它的話,它就會自動的改變。
如果你相信恨是錯的,是惡的,然後發現你在恨某人,你可能試圖壓抑那情緒,或把它轉過來對付你自己──對你自己發怒,而非對別人。在另一方面,你可能假裝它並不存在,在這種情形裡,你就把那
洪流似的能量阻積了起來,而不能把它用在別的目的上。
在它的自然狀態裡,憎恨有一個有力的激發特性,可以啟動改變與行動。不管人家怎麼告訴你,憎恨並不會發動強烈的暴力,如先前談過的,暴力的爆發常是一種天生的無力感的結果。
~摘自:賽斯書【個人實相的本質】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