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慢看/感受, 因為有點深度 (Holmes)
※ 命可以用算的嗎? ※
長久以來,我對於人生都是抱持著「生活即是修行」的態度。我相信每個投胎世間的人,都擁有獨特的生命藍圖和使命,以及屬於自己的個人神話,等待著他去實踐。如果人生是一趟探究藍圖與實踐神話的旅程,而我們把生命中所有遭遇的各種挑戰與困難視為修行的話,那麼,人應當抱持什麼樣的信念與態度,才能活得喜悅自在?深刻體會觀照自如的生命意境,也就成為極重要的人生課題。
~了解「生命法則」的重要性~
所有生命都是由「生命法則」而來,它是上天親口允諾給每個生命的。「生命法則」即宇宙的定理,是所有生命遵循的原則,地位也在因果之律之上。如果來到人世間的我們,忘記了「生命法則」,生命就會充滿痛苦和挫折,甚至災難不斷。
目前世人已鮮少能體會此「生命法則」,以致人生道路逐漸偏差;而世上飽受痛苦、憂鬱、病痛折磨的人會這麼的多,也是人類遺忘了珍貴「生命法則」而導致的結果。讓我們一起貫通與落實以下這六大「生命法則」,把它當做今後每一天的指導原則,才能夠真正做到「生死大事了然卞心」,過著喜悅自在的生活:
一、 我是一個極好的生物(我是一個好人)。
二、 我的存在豐富了生命的所有部份,就如同我的存在也被造物的其餘速入所豐富。
三、 我的心靈必須不斷地成長,我生長、發展,且利用自己的能力,是天生自然且安全的。
四、 我必須深信,不論我的存在是否以肉身方式呈現,自己是永遠被宇宙所護持的。
五、 我天生就是個善良、有價值的生物,所有生命的元素也都具有善的意圖。
六、 我生命中一切的不完美,以及所有其他生物的不完美,都被宇宙更大的計劃所救贖。
~體會觀照自如的生命意義~
當人以極真誠的態度來面對生命時,他的內心便坦蕩無畏,沒有任何事物能束縛他的意志;用這種積極開發內在能量且認真誠實的方式過生活,才符合「生活即修行」的精神。到時候,命還需要算嗎?
摘自許添盛醫生著作【心能源】)
*************************************************************************很多人一旦生病,就會對「我是健康的」這個觀念失去信心,他的內在聲音說:「生命是脆弱的,我隨時都可能生病,我會病的更嚴重。」於是這些內在的聲音一再干擾生理機能,影響身體內部的自然平衡。
不要小看任何你相信的觀念,它都有一個電磁性的實像(electromagnetic reality),會變成你身體血肉的一部分。如果你相信的觀念是負面的,並把它變成你思想的一部分,則思想和身體會一直交互作用,你的思想體——這個光體不斷地影響肉體,那麼,你的肉體一天到晚生病,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個癌症病人,那麼從今天開始,改變自己的觀念吧!「你得過癌症就像你得過感冒一樣,你現在的身體是健康的,沒有問題的。」如果你接收且全然相信這個觀念,身體就會恢復它本有的健康。我們對內在聲音的運用,也可以用來幫助別人,例如探病時,讓對方相信自己的身體是沒有問題的,目前的身體只是處於一個短暫的失衡現象,讓他對身體的內在力量有信心,光是這個信心就會加速他的痊癒。我們也可以在潛意識的層面上發出簡訊,送給別人一個肉眼看不到的健康形象或象徵,那個形象也可以是一個小天使,或是一團明亮的光;我們對一個人的祝福及肯定,能藉由這樣的方式作表達。你對健康的信心,在你周遭的人會收到,他們的身體也會感應到。
~摘自【你可以喊暫停】
******************************************************************在這裡,我要提供失眠患者一個最大的福音:根據新時代身心靈醫學的觀念,大多數人解決所有困境的靈感,原來都是在夢中得到的。但是,由於人類在清醒時意識太偏重於自我及理性的發展,當遇到困境或事情無法解決的時候,常常會動員自我及理性的力量,拼命想找出解決之道。這不但造成自主神經的失調,還陷入了一種更大的焦慮狀態。
其實,意識必須開始信任它的直覺部分——夢中產生的意識。當你遇到一件無法解決的事情時,你的自我及理性應該放手,轉而向自己的直覺部分和夢中的意識求助。你必須如此想:當我入睡時,我能全然的信任宇宙的智慧,全然的信任夢中的意識,我相信自己能在夢中獲致解決問題的最佳指引。雖然第二天醒來你可能記不得了,可是只要你相信,夢中的智慧將會在白天透過種種...的直覺和靈感而源現出來。
如果你能徹底扭轉自己觀點,入睡時真的是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偉大的內在心靈是值得信任的,當你心情不再焦慮時,解決之道自然會浮現。大家應該都知道,許許多多的科學家最革命性的突破,都是在夢中得到啟發,這便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好好睡一覺吧!有什麼事就留給明天,相信經過了一夜的安眠及宇宙智慧的浸潤,明天將會是一個全新的你,更能面對未來的困境!
~摘自【用心醫病】
*************************************************************************「怨憎會,愛別離」,「窮苦,病苦,思念苦」,人生彷彿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苦難,有些人甚至直接認定:「人生即苦」。然而,新時代的看法則完全不同。
首先,受苦本身對靈魂並無好處,唯一的好處是讓靈魂學會:「受苦是沒有好處的!」
「受苦」教給我們智慧:脫離苦難的智慧,拒絕相信「人生是苦」的智慧。
「苦難」教給我們慈悲:同理他人的痛苦,幫助他人脫離苦難。「痛苦」教給我們勇氣:拒絕再受苦下去的勇氣。因此,有些勇氣十足的靈魂會選擇某些殘缺的肉體,爲的是以不同的方式來體會人生的挑戰,或長養出比別人更堅毅的勇氣,更開朗的人生觀,或更殘而不廢的心智,更有甚者,激發更樂於助人的心腸及慈悲的靈魂。
受苦不能被視為人生的定則,而是提升生命品質的一種手段,它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另覓道路,離苦得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摘自【許醫師安心處方】
**************************************************************************大家要先明白一個道理: 愛,是因為我想愛對方而表達這份愛意,是因為對方符合我自己的期待。愛確實是源於我們內在很自私的一種感覺,但愛雖始於自私,境界卻能達於無私。
我們愛別人,是因為對方挑動了我們內在那美好,神聖,甜蜜的感覺;我們全心全意去愛,最大目的是希望對方快樂,而不是要求人家一定要有所回應。許多累世糾纏的關係,都源於雙方在這一份愛當中,感受到很大的束縛與控制,到最後美好的濃情蜜意,就只能淪為自私的天羅地網,令人窒息而只想逃避。
賽斯說過:在愛裡面一定有包容,尊重,了解,接納與自由,如果對方能夠在我們的愛之中飛翔,能釋放生命的自由,隨心所欲地做他自己,那麼他會因為這份愛而得到最大的祝福。
~摘自【心能源】
***********************************************************************如果你相信自己是身不由主,受外境控制的話,你就是懷抱著一個錯誤的信念。若是你認為你目前的境遇非一已之力所能改變的話,你就懷抱著一個錯誤的信念。
在你童年環境的發展過程裏,你也插了一手。你選擇了那環境。可是這話的意思並不是說你就理應受到那些際遇的支配。我說這話的用意是在點明:安排了那些挑戰的是你自己,為的是克服它;訂定目標的是你,為的是達成它;佈置好經驗的各種架構的是你,為的是讓自己能藉著它成長、了解及完成某些能力。
你的形成自己經驗的這種創造能力現在仍然在你內,就像它從來就在你內那樣,從你一出生就有,在你出生之前也一樣存在。你為這一生也許選擇了一個特別的<主題,一個特定的條件架構,但是,在這些條件之內,你還是有去實驗與去創造的自由,從而改變情況和事件。
每一個人都為自己選擇了一個個別的模式,以便讓自己能在這個範圍內創造這個個人的實相。即使如此,在這個界限之內,還是有無數的可行方向以及無限的可用資源。
~摘自賽斯書【個人實相的本質】
**********************************************************************如果你恨別人,只要你讓那恨在你心中燃燒多少輩子,那恨就可以把你跟他綁在一起多少輩子。
在這一生及所有的來生中,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哪些特質上,就會吸引那些特質到你的身上。如果你極關心那些你覺得別人加諸於你的不公平,那你就會吸引更多這種經驗,而且如果這繼續下去,那麼它將會反映在你下一生中。不過在每世之間確實有“時間”來瞭解與沉思。
但是那些在此生不利用這種機會的人,通常在此生結束時也不會這樣做。意識會擴展。它會創造。它會盡全力這樣做。可是並沒有在你自己之外的力量來強迫你瞭解或面對這些問題。
...
那麼,說“當這一生過去了,我會回顧我的經驗,而修正我的道路”是沒用的。這就象一個年輕人說:“當我老了,退休了,我會去用我現在沒去發展的那些才能。”你現在就在為你的“來生”佈置舞臺。你今日之所思,不管怎麼樣總會變成造就你下一生的料子。沒有神咒可令你聰明,可使你充滿了瞭解和慈悲,可以擴展你的意識。 ~摘自:賽斯書【靈魂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