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引用文 :
From : http://mikeon88.freebbs.tw/viewthread.php?tid=865&extra=page%3D1
4)
股息收入再投資:
在每年收取的現金股息及股票股利後,
若沒有急用時不要輕易花用股息,或賣出股利以換取現金,
( 賣股是因為它變貴了、它的本質( RoE )變壞了,或其他稅務因素考量 )
因為股利可以併入原持股內,至隔年時可以再繼續收取股利息,
(取決於公司隔年實際盈餘與股利政策而會有不同的股利息收入)
而現金股息可以等待合理價出現時再繼續買入,可以選擇原公司繼續投入,
或經複利投資方法分析後的新標地公司,不一定只能用來買進原持股的公司,
只要每一年的股利息再投入,再加上時間的魔法效果後,它就會愈來愈增值的,
就是長期持有複利報酬的效果。
複利的說明:
原有資本100,複利報酬率為10% ( 指平均結果 ),各年的資本總額如下所列,
第一年後:100 x 1.1% = 110 第二年後:110 x 1.1% = 121
第三年後:121 x 1.1% = 133 第四年後:133 x 1.1% = 146 …………….
第七年後:177 x 1.1% = 194 第八年後:194 x 1.1% = 214
以72法則估計,72 / 10 = 7.2,約八年即可讓資產成長一倍,如八年後214即為原來100的兩倍。
若原有資料100,複利報酬率為25% ( 指平均結果 ),各年的資本總額如下所列,
第一年後:100 x 1.25% = 125 第二年後:125 x 1.25% = 156
第三年後:156 x 1.25% = 195 ………………. 第十年後:745 x 1.25% = 931
同樣地用72法則估計,72 / 25 = 2.8,約三年即可讓資產成長一倍,如三年後的195約為原來100
的一倍了。而十年後則成長為931,約為原來100的十倍,在25%複利報酬下,只有十年即可讓資
產成長十倍,而這正是複利報酬在時間加乘下,驚人的魔法報酬了。
5) 選擇低4盈再率的公司:
4盈再率是由洪瑞泰先生發明的計算方式,
它可以用來檢視一家公司四年內的長期投資與固定資本兩項合計增加的金額,
與四年來的盈餘合計的比率,
4盈再率= ( 長投4+固資4-長投0-固資0 ) / ( 稅後盈餘4+稅後盈餘3+稅後盈餘2+稅後盈餘1 )
用來檢視公司盈餘被使用在長期投資及固定資產上的情形。
如果4盈再率的比率高時,代表公司將盈餘用在長期投資或固定資本支出上,
一旦長期投資無法達成預期的報酬或不慎產生虧損時,
或固定資產增加太多或太快時,一旦面臨景氣反轉或經濟市場因素時,
可能會發生資金周轉不良的情形時,進而影響公司的正常營運,
最終都將會是全體股東的損失,
所以要選擇低4盈再率的公司,減少投資標地的風險。
但公司要面對未來的挑戰與營運規劃,
一定會有適當的長期投資及固定資產的支出,
可以與同業的4盈再率相比較,作為判斷的依據。
如上述中碳的例子,最近三年的值約在25%左右,
代表公司將盈餘用在長期投資及固定資產部分,
約只有盈餘的25%左右,
就可以有較多的比例用來配發給股東了;
反之則代表公司的盈餘有較大的比例,
被用來增加長期投資或固定資產部分,
如果景氣可以持續成長,公司應可以維持其應有的獲利能力,
但不幸景氣反轉向下時,
就有可能發生營運周轉不良的風險了,
所以以長期投資複利報酬的投資方法,
一定要選擇較低的4盈再率的公司。
6) 挑選進場時機:
當投資標地的股價出現在合理價的區間範圍內,或更低時,
這就是可以投資買股的時機出現了,
但不急放立即進場購買,要再去收集此標地近期的相關新聞,
無論是好消息或壞消息都要納入重新閱讀中,
因為研究清楚股價為何下跌的原因後,
才是決定下場買進的最後考量時機。
如果股價下跌是非經濟因素造成的,
如政治原因、個別公司的法律訴訟等情形,
因這些都是短期或單一因素讓股價下跌,
但公司原來的本質( RoE ) 並沒受到影響,
所以值得趁便宜時進場買進的時機。
若是全球經濟因素影響下,而造成股價下跌,
或是景氣循環的產業,遇到景氣低迷時,
因其本質( RoE )的特性,使其有能力可以在景氣返轉時,回復其過去的獲利水準,
因此也是值得進場揀便宜的時機。
但若是個別公司內的因素時,
則必須要仔細檢視及追蹤後續的影響,
一定要確認它是一時的影響下,但仍可回復其本質的,還是它將從此一蹶不振,
而投資標地的選擇中,最困難也最難判斷的地方,正是在此!
若是這種情形時,可要小心謹慎的求證。
7) 長期持有複利報酬的投資方法:
(1) 首先挑選高而持久的RoE表現的。
=> 只挑好學生特質的公司。
(2) 計算其合理價區間,等待合理便宜價的出現。
=> 據統計市場中約只有5%的人可由股市中賺到錢,而95%是沒有賺到錢的。不是買貴了,就是
進進出出股市,無法產生複利報酬。
(3) 其次挑選有配發現給股東的。
=> 財報可以作假,但現金配發給股東是無法作假的。
(4) 再其次是挑低4再盈率的。
=> 盈餘要由股東自行選擇如何再投資。
(5) 現金股利收入用來再投入投資標地。
=> 複利報酬的真諦。
(6) 挑選進場的時機。
=> 等待是種美德。
三、把投資當作成7-11的總公司:
1)7-11模式的分店:
7-11目前已存於大街小巷中,你我的生活中幾乎被其佔滿了,
任一家分店,每天都在迎接上門的客人,
等於時時刻刻在替總公司賺錢,
而且它是24小時的,辛苦的都是那些加盟主、店長及店員們,
向他們的犠牲奉獻致上崇高的敬意,
但收入最豊厚的則是總公司。
如果總公司擁有100家分店,
而每家分店賺100元,然後各自上繳1元給總公司,
則各分店的收入為99元,而總公司收入為100元;
如果發生無法營業的情形,如最近的川震或颱風問題,
造成某一分店無法繼續營業,則該分店的收入為0,
但總公司的收入仍有99元,因還有其他分店的收入上繳。
所以你想要當個經營分店的店長,
還是擁有分店的總公司?
相信大家的選擇都會是那個總公司。
2) 開自已的分店,當個7-11的總公司:
相信大家都想要成為擁有分店的總公司,
但我不是鼓勵各位去開另一個7-11集團,
再去跟現在的7-11的抗衡或競爭,
那是非常不智且又無法在短時間內可以成功的,
因7-11已發展成很有效率且龐大的企業集團,
持續運作著而且不斷地替股東創造盈餘及配發現金,
所以只是要利用7-11的分店組織架構及觀念來經營投資。
如果慎選出十家好公司,
( 符合前述選股及買股方法的標地 )
在合理便宜價時才去買進及持有,
此時就彷彿是擁有十家分店的總公司,
無論各分店的持股比例是多少,
只要該分店有盈餘產生,並配發股利給股東時,
則這個總公司就可以收到各家分店的股利;
所配發的股利可以用來再加碼原來的十家分店,
或是投資於其他的新標地, 就彷彿持續擴增總公司下的分店數量,
而這就是利用7-11的分店組織架構來經營投資的方法。
但如何增加總公司的收入?
趁便宜時加碼原來的分店,提高持股比例,
表示可以分得較多的股利收入;
或是增加會產生盈餘的分店數,
就可以增加總公司的收入,因回饋股利的分店數增加了。
範例:取五家分店,各分店的持有成本分別為10、20、30、50及100%,
持有成本也代表股利分配比例,如果每家分店的收入都是100,
則總公司收入 = 100 x 10% + 100 x 20% + 100 x 30% + 100 x 50% + 100 x 100% =210,
若持股增加為20、30、30、50及100%時,
則總公司收入 = 100 x 20% + 100 x 30% + 100 x 30% + 100 x 50% + 100 x 100% = 230,
因此增加持股比例後,可以增加總公司的收入;
若在原來的持股比例下,增加一個持股25%的分店,
則總公司收入 = 100 x 10% + 100 x 20% + 100 x 30% + 100 x 50% + 100 x 100% + 100 x 25% = 235,
因此增加分店數也會增加總公司的收入。
但不論是增加原有分店的持股比例,或是增加分店數量,
這些都需要增金的再投入,
因此現金股息收入正好用來增加分店持股,或是增加分店數量,
都是可以增加總公司的收入,也就是增加你的個人財富資產。
3) 成功的不二法則,持續重覆做著簡單的事:
常言道,成功的人就是持續重覆做著簡單的事,
而投資中簡單的事,就是長期持有複利報酬的方法,
持續且重覆著的投資方法,就一定可以成功致富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心得分享 ,
我想我應該是 Michael 第一期學員中第一個設立投資公司的人 ,
雖 Michael 不是贊成這個方法 , 但我清楚我要如何去運作它 ,
跟我當初所有的家人持相同的看法 , 不認同 , 有風險 , 如果失敗........
但時間過去了 , 家人中沒人再反對了 , 因有已有成果囉 ........
感謝 Michael 打通我的投資任督兩脈 , 最近在讀"窮查理的普單知識" ,
我想他給我很多啟蒙上的觀念跟想法 , 很像書中查理的角色 , 哈 ,
但我沒有全然接收 , 而且還去改善我的疑問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