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覺得原始點醫療 有效(Holmes).
腳底按摩治百病
01 前言
當你經過公園時有沒有發現許多小碎石鋪成的道路,走在小石子路上,雖然會痛,但卻可以刺激穴道,治療疾病喔!
風行多年的腳底按摩便是利用相同的原理來治療,請看以下的分析報導.....
02 腳底按摩的歷史
一般人提到腳底按摩,就會想到將「腳底按摩」引進台灣的吳神父。其實,「腳底按摩」約在四千年前起源於中國,是屬於中國古代傳統醫學的一部份,和同樣是傳統醫學的「針灸」屬於相同原理的治療方法。
「腳底按摩」在中國經歷了各個朝代之後,到了唐朝時傳入日本, 成為今日的「針灸」和「足心道」;到了元朝時傳入歐洲。
雖然「腳底按摩」起源於中國,但卻沒有在中國普遍流傳, 這是因為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天災人禍不斷, 使得從黃帝時代就發明的「腳底按摩」這份文化遺產幾乎消失殆盡。
二十世紀初,美 籍 醫師 Dr.William Fitzgerald 利用現代醫學方法研究、整理有關此種「區域治療」的理論, 在醫學界公開發表後,才漸漸引起西方人士的重視。
「區域治療」的創世人是菲特茲格拉得博士,出生於美國, 從在巴黎、倫敦等地服務多年,晚年定居紐約; 菲特茲格拉得博士承襲布 雷斯勒 博士的理論,在維也納從事穴道和身體各器官間的治療研究。
1582年,亞當姆斯(Adamus)和阿塔堤斯(A'tatis)兩位博士也將腳部療法介紹到歐洲,同一時間, 巴爾 博士(Dr.Ball)也利用穴道來治療內臟器官,成效卓越。
至於台灣的「腳底按摩」歷史就要追溯到瑞士籍的吳神父了,民國六十七年時,吳神父飽受關節炎之苦,經過中西醫的治療,總還是沒辦法根治;同是瑞士籍的一位修士告訴他一套免服藥的「足部反射區健康法」,想不到試過幾次之後,多年來的關節炎居然康復了,這也引起了吳神父的興趣,他開始研究閱讀關於「腳底按摩」的書籍,也開始慢慢替人按摩,效果都是看得見的。
回到台灣後,吳神父就在他所服務的台東市寶桑路天主堂開始訓練教友們,並在教堂內為人按摩治療,之後「腳底按摩」就傳遍整個台灣及全世界。
03 「腳底按摩」的原理
身體的不健康,多半是因為缺乏運動的關係,古時候的人鎮日赤腳在田中工作,腳底直接接觸地面,因而受到刺激,促進循環,然後流汗喝水,完成了一個新陳代謝的正常循環,發揮人體的治禦本能,所以,古人的身體比現代的我們健康許多。「腳底按摩」就是依照刺激穴道的原理,來做治療。
「腳底按摩」按摩法是以刺激原理,按摩病變器官或腺體的反射區帶,使其恢復原有功能,達到治療的效果,保持健康的自然健康法。是第三醫學的一門傳統醫療方法。
我們的身體藉著新陳代謝作用,達成排除體內廢物與毒素的功能。散佈在全身的淋巴系統、腎臟、大小腸、皮膚等,都是排除新陳代謝作用所產生的廢物的主要器官。 如果這些器官的功能失常,則體內的廢物與毒素無法排除,身體就會不健康。「腳底按摩」能藉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區,使血液循環順暢,排除積聚在體內的廢物或毒素,使新陳代謝作用正常運作,達到治療的效果。
反射區帶皮膚下面的神經末梢附近,就是反射區所在。有些反射區像檸檬一樣大,如肝臟反射區;有些則小如大頭針的針頭一般(甚至更小),如腦下垂體反射區。 大體上,反射區的大小和其對應器官的大小成正比。
當體內器官或腺體異常時,其反射區就會有結晶沉積,成為痛點。每個痛點的觸覺反應不同: 有的摸起來像沙子,有的呈現顆粒狀,有的只有腫脹的感覺。按摩經驗豐富的人,可以在病人還沒叫痛之前,就感覺到結晶的存在。第三醫學用刺激細胞組織的再生能力,讓器官自己恢復並保持正常功能的醫療法(一般用吃藥、打針來治療疾病,稱為第一醫學;物理治療、超音波治療等稱為第二醫學。這兩種醫學理論,只能治標,無法根治,因此面臨無法突破的境界),這是未來的醫療趨勢,也有很多醫學家正在努力研究的一門醫學,腳底反射區按摩也是第三醫學的一種,它能造福更多的病患。
04 「腳底按摩」的功能
根據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腳底按摩」有以下的功能:
- 促進血液循環暢通、消除疲勞。
- 排瀉體內毒素雜物、維護健康。
- 增進內分泌平衡、養肌美容。
- 加強新陳代謝功能、保持青春。
- 刺激細胞產生活力、防止老化。
- 恢復退化器官機能、預防生病。
- 免打針、免吃藥、療效神奇。
05 「腳底按摩」的時間
常一次按摩一個人,大約需要花三十分鐘的時間。若是身體較虛弱者或是較不能忍受疼痛者, 就應該減少按摩的時間。
如果是嚴重的心臟病或是腎臟病患者,按摩至該器官反射區時,最好按摩三至五分鐘左右。 此外,為罹患嚴重心臟病患按摩時,要控制好力量。
06 按摩多久才可痊癒
「腳底按摩」能夠治療許多疾病,但對於治禦疾病的機率有多少,就不是非常可以確定的。
同樣的病有些人效果非常好,很快就治禦了,有些人卻效果不良,這是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的緣故,且和生活太度的樂觀或悲觀、工作輕鬆或忙碌、生活環境的品質、生活作息的規律...等等,都有很大的關係。
07 「腳底按摩」後喝水的重要性
在接受「腳底按摩」治療後的人,反射區經過刺激後,使得反射區及血液內所集結之沈澱物、毒素等等,經過腎臟、輸尿管、膀胱等排泄器官排出體外。因此,每次的「腳底按摩」後,都必須喝300 -500c c的水,才能將體內的毒素及沈澱物排出體外,若是沒有喝水,效果可能降低許多。
「腳底按摩」後的反應現象 :
1. 疲倦:
按摩後如果感覺疲倦,就應該多休息一下,因為按摩後血液循環增強,身體較疲倦,自然就比較容易入睡。 疲倦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依每個人的體質及身體狀況不同而異。
2. 口乾: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但發生口乾也是正常現象,只要在按摩後多喝水即可。
3. 酸痛:
被按摩者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酸痛的地方,在按摩後反而感覺酸痛,這是因為該部位早就有潛伏著毛病,或是以前曾經發過病,經按摩刺激治療後,提早反應。 酸痛感覺應該在3-5天後就會消失。
4. 胃口變好:
通常患者在接受按摩約一周之後,食量會慢慢增加,這屬於正常反應。
5. 手心發汗或全身流汗:
因為剛開始接受按摩者,或許會有些許懼怕與不安,或有一點點疼痛,在這樣的狀況下自然就會流汗,此時,應盡量放鬆心情。
6. 尿液會變色:
病情較嚴重者,在接受按摩數天之後,尿液會有不透明的狀況發生,或有黃色或白色的分泌物出現,這是患者被按摩後所排出的毒素、沈積物等等。
7. 舒服、輕鬆、好睡:
這是大部份接受「腳底按摩」的人會有的正常反應,因為經過按摩後,血液循環舒暢,自然就會出現舒服、輕鬆、容易入睡的現象。
08 健康淺談
嬰兒出生即會啼哭,有些人解釋為他不願意來到這個世界,更有些人藉助宗教的故事,解釋得更為離譜。其實這是他脫離母體、獨立呼吸所必須的行為;為了適應新的環境,他必須做更多的努力,適者生存,否則自然淘汰。生命如此,健康更是如此; 早期的農業社會,經濟落後、民眾普遍貧窮,且勞動過度、營養不良,一般大眾平常所追求的就是吃飽和休息,其實這也是一種體力和精神的調劑。
今日台灣工商發達,民眾普遍富裕,生活觀念、型態都在改變,若再像以前的大吃大喝,那就不符合健康的要求了;適當的運動和健康的休閒,可以適度減輕現代生活沈重的壓力,而這也是目前政府與民眾重要的共同課題。
足部反射區推拿,就是一般人所稱的腳底按摩,是先賢經驗的累積;衛生署將它列為民俗傳統療法之一。它的理論基礎是「適當的刺激足部末稍神經能反射大腦中樞神經的微妙互動,並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及平衡自律神經」。臨床實驗證明,人的雙腳合併是人體器官組織立體分佈的縮影。透過刺激反射驗證,正確無誤。人的雙腳,距離頭腦和心臟最遠,人類在站立的時候,血液循環往下容易,而往上則較為困難, 加上雙腳沒有病痛的話,一般都不太注意,因此位居下方的雙腳容易聚積一些代謝物質。久而久之,影響了血液循環的流暢和新陳代謝的正常,而神經反射也會表現異常, 人體功能就慢慢的逐漸退化。
年輕人活動比較多,這種情況較不明顯,中年以後,體能過了顛峰期,事業、應酬的忙碌或因照顧家庭兒女的投入太多而忽略了適當的運動、休閒、情緒調整等等,漸漸的身體各部器官組織,功能不足的現象逐漸顯露出來,於是失眠、頭痛、肩頸僵硬、腰酸背痛、消化不良、容易疲勞、性功能減退、生理失調、黑班老化等等,都會提前來報到。
其實有很多身體不適的現象,並不是病,若不是太嚴重的話,是不必服用藥物,只要調整合乎健康的起居生活,加上適當的運動和正確的情緒管理,持之以恆,一切都可以自然恢復。若能再配合可刺激神經反射、改善血液循環的足部反射區推拿,那麼健康的恢復,更可事半功倍。
現代生活忙碌的朋友,請善加利用,上天賜給我們,自然恢復健康的最佳方法「足部反射區健康法」。
09 腳底反射區圖解
|
右腳反射區 |
|
左腳反射區 |
|
腳內側反射區 |
|
腳外側反射區 |
|
腳背反射區 |
反射區對照圖
|
|
手部反射區圖解
|
|
10 腳底vs抗煞-足部按摩大剖析
時間:2003年5月28日
受訪者: 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理事長 陳明仁先生
1. 國內目前SARS疫情根據官方透露已穩定控制,腳底按摩在影響力上可以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一直以來,『腳底按摩』在扮演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方面,具有相當卓越的功效,對於人體細胞、器官的退化,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或是稱為延緩老化的功能),當人體因為外來病毒入侵時,本身的免疫系統就擔任起防衛的作用,如果適時地運用『腳底按摩』,將提高本身的自癒力,進而促進免疫功能的作用,對抗外界入侵的細菌、病毒,達到征服細菌、病毒的作用。
我們鼓勵消費者,平時以注重養生的人,必須從健康三要素做起:生活規律化(充分的睡眠)、均衡的營養(飲食正常化)、適當的運動(腳底按摩法),正確而完全的操作『腳底按摩』,是保健之基本要素,也是使得人們面對SARS疫情,應有的基本防疫功能。
2. 如果我們要利用腳底按摩來增強免疫力,以減低併發SARS的可能性,這樣的方針對於預防的立場是不是可以期待?
『腳底按摩』對於預防保健方面,具有相當長久的研究與助益,早在人類醫藥不發達的年代裡,『腳底按摩』就扮演相當程度的預防與治療的工作,現今出現的SARS病毒,雖已知是由RNA病毒而來,但是在人體本身以發燒38℃來看待,對抗病毒的有效率,確實可以說利用『腳底按摩』,達到增強免疫功能與預防保健的效果上,有確切的把握。
由於施行『腳底按摩』對於退燒與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有顯著的作用,尤其當多數醫護人員面對SARS辛苦的工作,體力與抵抗力都面對非常大的考驗,運用『腳底按摩』消除疲勞、增強體力方面,又是另一項可以經得起驗證的事實。可說是雙重的好處,對於患者本身與醫護人員都有很好的幫助。
3. 針對目前這一波嚴重流行病的『預防』與『輔助治療』,在操作時有沒有不同的地方?方向與重點為何?
『腳底按摩』的操作,應該以加強排泄系統、免疫系統與代謝器官為主,免疫系統這在面對體內有異物入侵時,免疫系統處理後的排泄物,有著『正本清源』的功效,當我們身體平時所注重的保健手法中,比較重視的是循環系統與神經系統的功能,但在增強預防保健的功能時,排泄系統、免疫系統與代謝器官三者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對於淋巴系統方面的手法亦有不同的方向可考,例如:淋巴液是集中到淋巴管(淋巴腺)在匯集到胸腺與肺靜脈會合,肝臟責無旁貸的解毒功能使得身體功能正常化,而面對許多號稱增強免疫功能的食物或藥物時,肝臟可是加足馬力的發揮作用,平時如果沒有給予適當的訓練,此時就會累倒。因此發生在心肺衰竭、腎衰竭、肝功能的病患最易面對死亡的考驗。『腳底按摩』提供一項我們容易運用的方法,亦即加強必要的反射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