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看懂, 因為 跟我原本的認知 有出入.
因為利率會上升, 代表央行為了避免市場資金過多所致, 也意謂著景氣很好, 但利率的上升 央行又不會將景氣打成衰退.
反之, 利率下降, 是因為景氣低迷, 央行為了刺激投資, 所以不希望, 有錢人保留現金. 相對的此時企業獲利不會太好.
寫寫怎麼跟 美林相反, 算了, 如果美林那麼厲害, 也不會在金融海嘯倒了.
比較認同的事, 彼得林區: 不可能每家公司; 都隨著所謂的景氣上下;
不過, 了解循環 是必需的, 是真的.
QE斷奶牽動全球數兆美元資金大挪移 搶賺美元升值財有錢人
-------------------------------------------------------------------------------------------
美林投資時鐘是一種將經濟週期與資產和行業輪動聯繫起來的方法。投資時鐘的分析框架有助於投資者識別經濟中的重要拐點,從週期的變換中獲利。
美國美林證券在2008年金融海嘯全面爆發之前,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投資銀行.雖然今天已經成為次級債危機中倒下的失敗典型,但是該公司提出的投資時鐘理論,卻依然是投資界奉為經典的經濟週期分析工具。
經典的繁榮一蕭條週期從左下角開始,沿順時針方向迴圈;債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現金組合的表現依次超過大市。但往往並沒有這麼簡單。有時候,時鐘會逆時針移動或跳過一個階段。
從投資時鐘上看,一個經典的繁榮一蕭條週期始於左下方,沿順時針方向迴圈。我們把投資時鐘畫為圓圈的一個優點是:可以分別考慮增長率和通脹率變動的影響。經濟增長率指向南北方向,通脹率指向東西方向。當經濟受到海外因素影響或受到衝擊時,如“9·11”事件時,投資時鐘不再簡單地按照順時針方向變換階段,投資時鐘的這種畫法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市場的變動。
投資時鐘可以幫助我們制定行業投資戰略:
(1)週期性:當經濟增長加快(北),股票和大宗商品表現好。週期性行業,如高科技股或鋼鐵股表現超過大市。當經濟增長放緩(南),債券、現金及防守性投資組合表現超過大市。
(2)持續期:當通脹率下降(西),折現率下降,金融資產表現好。投資者購買久期長的成長型股票。當通脹率上升(東),實體資產,如大宗商品和現金表現好。估值波動小而且久期短的價值型股票表現超出大市。
(3)與標的資產相關:一些行業的表現與標的資產的價格走勢相關聯。保險類股票和投資銀行類股票往往對債券或股權價格敏感,在衰退或複蘇階段中表現得好。礦業股對金屬價格敏感,在過熱階段中表現得好。石油與天然氣股對石油價格敏感。在滯脹階段中表現超過大市。
投資時鐘對資產類和行業板塊的投資也是有意義的,可以用來做配對交易。例如.如果在過熱階段,我們應該做多大宗商品和工業股,位於對立面的是衰退階段,所以我們應該同時做空債券和金融股。
按照美國的經驗,連續兩個季度是負增長,則定義為經濟衰退,但是目前階段,中國經濟不會出現負增長的情況,因為中國有自己完整的經濟體系。現在的中國再大的危機除以13億就很小了;再小的投資機會乘以13億就很大了。考慮到中國的經濟改革必須要在一定的發展率中解決,所以中國最少要保持5%~6%的增長速度,所以如果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到6%,則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衰退,當然也有專家認為中國低於8%的增長速度就是衰退。目前,按照經濟指標計算,中國雖然沒有處於衰退階段,但是從出口數據分析,已經有進入經濟衰退的徵兆,外貿出口定單在大幅度地衰減.所以目前階段最佳的投資策略是選擇債券和尋找未被經濟週期所影響,價值被低估的股票,然後等待經濟增長週期取得超額收益。
[編輯]
美林投資時鐘的測試結果[1]
美林用自1973年4月至2004年7月美國完整的超過30年的資產和行業回報率數據來驗證了投資時鐘的合理性。以下是美林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1.不同類別資產的收益率
(1)所有資產中股票的表現最好,年均實際回報率達到6.1%,相比債券收益率,存在約2.5%的股權風險溢價。(2)債券的收益率高出現金2%,反映了債券的久期風險和違約風險。
(3)大宗商品的收益率高出預期。
(4)1.5%的現金實際回報率是平均實際利率。
2.不同階段的資產收益率
比較幾類資產的收益率。以下列出每個階段的收益率排序:
(1)衰退:債券>現金>大宗商品;股票>大宗商品
(2)復甦:股票>債券>現金>大宗商品
(3)過熱:大宗商品>股票>現金/債券
(4)滯脹: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