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成功法,事實上很多人在此找出自己的成功之道了,也有很多的人只靠著中鋼,台塑的獲利就不錯了.(Holmes)
誰說國營事業員工就只能穩穩地領死薪水?溫國信就是靠著自己重視價值的高息投資術,替自己滾出千萬家產。從憑著感覺亂買,到現在靠著自己研究投資、飽覽理財書籍,不用艱深的學問,高股息投資概念已經幫他帶來豐厚的財富。
在國營事業任職的溫國信,善於挑選營運穩健的高殖利率股票,每年創造15%以上高報酬。現在,他已經成了四處演講的投資達人,鼓吹正確的投資觀念,不希望看見其他人重複他失敗的投資經驗。
過去他曾經憑著感覺亂買股票,但卻因為對市場不熟悉,完全不懂得該如何操作,最終落得投資失敗下場。後來,他開始閱讀巴菲特的書籍,但溫國信發現,一般人不可能像巴菲特一樣,懂得檢視企業財報、資產負債表,除了資訊收集並不容易外,要對財報逐項評鑑,更需要高深的財務與會計學問,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的專業與時間。
但從巴菲特的書裡,還是讓他學會重視股票的「價值」,而這個價值用最簡單的方法來看,就是用現金股息殖利率的角度切入。溫國信說,從股息回報率來看,如果有5%就很不錯,因此合理買進價可能是股息的20倍,若再討論到安全邊際,則再打八折,股息率若達到6.25%,就不用擔心買貴了。
過去幾年這樣的操作手法讓溫國信穩穩收息,不管是金融海嘯等股市重大利空,都沒有阻斷他持續獲利的投資成果。不過,隨著市場走出谷底,他也發現近幾年好的投資標的越來越少,包含過去大家認知的高息概念股,已經不再便宜。
股息的高與低,是分子與分母的問題,溫國信說,眼前看來有不少好股票就是面臨分母(股價)已經漲高,使得殖利率降低的問題。
他也提醒,高股息投資術必須學得完整,不能夠只看數字,某些景氣循環股現在看起來很好,但是也許是先前獲利正好處於高峰,另外,投資人常常只看過去一年的配息狀況,也可能被特殊的異常年度所誤導。投資人仍要花精神研究篩選,才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台灣好企業高股息達人系列》高股息股票獲利穩穩入袋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畢業於國立大學商學院的黃聖凱,走了條與多數同學不大相同的路,他沒有選擇進入金融、證券產業,反倒穿上了圍裙,開起早餐店。身為七年級生,理應是投資年輕一族最愛的高成長、股價爆發性強的股票,他卻是不折不扣的高股息投資信仰者。
回憶起自己成為高股息投資者的起因,黃聖凱說:「出生沒多久後,媽媽就幫我投資某家食品股,等到長大後,本金與股息早已拿回,獲利不少,但當年配發的零碎股利卻又能湊出幾張股票。」這樣長期投資、積少成多的成功經驗,讓他發現配股、配息的威力。
從小跟著爸媽認識股票的黃聖凱,很早就踏上投資之路。因為相信要賺錢又擁有自己分配的時間,還是得自己當老闆,退伍不久後,他憑藉著這幾年累積的投資收益,開起早餐店。
雖然念的是商學院,繁忙的生意讓他無法專心操作股票,特別是早餐店工作時間從凌晨5點至下午2點,正好錯過開盤交易時間。
剛開始經營早餐店時,他還會趁客人較少的時間,衝上樓看盤交易,但後來發現追逐價差、短線進出的操作方式,對於沒有時間研究股票的他,反而失敗率較高。經歷過金融海嘯震撼教育,最終能帶給他優渥報酬的投資,竟然都來自高現金股息殖利率的股票。
黃聖凱還不到30歲,買進持有最長的1檔股票卻已經接近10年,成功的投資經驗讓他勇於把資產重壓在高股息股票。他說,要滾出高息,本金一定要足夠,因此長時間都保有很高的持股水位,即使碰上2成以上虧損,也不急著出場
MORE:
癌症/疾病與心理關連 :<--------
最有價值的一篇文章; 一定要看. 保證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