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又文居然被下毒?」要是這件事成真了,肯定會成為一個大新聞! 這是訪問古又文前的小插曲,他來Yahoo!奇摩,人還沒受訪,先喝到壞掉結塊的咖啡,還是Y小編親手端給他的!知名品牌咖啡竟然壞掉還結塊,Y小編腦中立刻浮起「千面人在Yahoo!奇摩下毒古又文」的恐怖想像,古又文卻突然笑說:「剛才肚子有咕嚕一下,」還俏皮地說:「這家咖啡應該找我代言!」







衰事不時降臨,但輕輕走過不留痕跡,這是古又文的人生寫照,他因此淬鍊出一套困境不斷卻依舊陽光的人生觀。他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年輕時沒念高中跑去念高職,有網友問他會不會覺得高職生有次等公民的感覺,古又文答:「我是怎樣的人,全世界只有我才清楚。」




這種篤定和瀟灑,來自他媽媽對他的影響。古又文三歲喪父,家裡三個小孩,所有親戚都猜他媽媽會改嫁或丟下三個孩子不管,結果古媽媽用實際行動跌破所有親戚的眼鏡----當清潔工,獨自將古又文三姊弟撫養長大。所以,別人怎麼想,都不是真正的自己。古媽媽的身教,造就了一個對自己有信心、有盼望、在貧瘠之中依舊不放棄的設計師。




古又文非常珍惜這次跟網友「過招」的機會,他竟然,把留言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全部看完。對網友的祝福,他感動滿滿,以下是他真誠回答網友的提問:




<你做的決定,不是被槍抵著而做的>




網友南十字星問:




古先生您好,我本身是技職體系上來的,目前就讀研究所。想請問您一路走來,是否常常被高教體系拿來做比較,當下想法又是如何?是否認為現今社會把技職體系作為次等公民呢?古又文:




不會耶,我從來不會這樣想。應該是說我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不是因為它次等選擇它,而是它有東西讓我學,譬如素描之類的美術技巧,我才去選擇它,所以我從來就不覺得他是次等的。




但我必須說,在學校的時候,有些老師是很勢利眼的,他們都會覺得我們是次等的,但其實我並不以為意!這可能跟我從小到大的性格有關,我不會說別人覺得我是怎樣的人,我就是怎樣的人。我會覺得我是怎樣的人,全世界只有我才清楚。




從小到大,我媽對我都有很大的影響,除了她的堅毅之外,當我爸走的時候,周圍的人都覺得她會改嫁,但是她其實沒這樣做。這是周遭人對她的「期待」,「你不是離開,就是改嫁!」但她沒有這樣做,她也不想這樣做。




從小開始,包括我是單親家庭,周圍也會對我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可能會覺得單親家庭的小孩很奇特或投以同情的眼光。但我自己知道,我不是這樣就好。當然我也不會做什麼大規模的抗爭,跟他辯論什麼的。




有很多人會問我,我怎麼敢選高職?我怎麼會敢自己下決定?我必須說,大部分的人做決定都不是被槍抵著,所以只要你肯做那個決定,就沒有人有力量改變,只有你自己能夠改變你自己,除非你意志不堅定,想順著別人的想法,走比較簡單的路。我並不是說不要去聽周圍的人在講什麼,一意孤行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你下了這個決定,你就要認它。







<台灣就是認為行行出狀元是假的,才沒有行行有狀元>




網友A-Hom問:




如果真的可以,我很想請教一下古先生在當時選擇高職的那份信念是哪裡來的呢?那種大時代大環境的壓力,雖然父母口頭尊重你,不代表你從他的神情中看不出他真實的意思,,那種壓力跟氛圍下,會讓我覺得無法呼吸,並且也不是考上之後就不須背負這些壓力,所以很想請教一下你從那時候精神層面的支持是從何而來?古又文:




我覺得行行出狀元絕對不會是假的,但台灣就是會覺得行行出狀元是假的,所以才沒有行行有狀元。




應該這樣講,大家都會去擠那個世俗定義中,那個很好做,社會地位很高的東西,像醫生或律師。我並不是說台灣人不該去做這些職業,是說台灣人怎麼可能「都」去做這個職業?怎麼可能全台灣的人都變成醫生跟律師?那誰來煮很好吃的飯?誰來做很漂亮的衣服?誰在寫很好看的書?畫很好看的漫畫呢?




每個行業都要有很厲害的人才對。我覺得這件事情在國外就很容易被成立,像日本,當漫畫家都會希望當下一個鳥山明,可以賺錢,然後大家很崇拜他,漫畫在日本跟空氣一樣,大家都看。美國也是,你要當職業漫畫家,是一件可以賺錢的事情。




我年輕時是超級任天堂剛開始竄起來的時代,那時候不會有人覺得打電玩是件正當的事情,可是日本已經進步到遊戲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它需要很多的分工。它需要有人寫腳本、有人當製作人...如果台灣也可以做到這樣子,光是打電玩,就已經可以做很好的事業了!




小時候在打電玩的時候,我親戚就說:「你如果不是把這個當職業的話,你在浪費你的生命!」這句話不見得對,並且反過來講,我為何不能把這件事當自己的職業?如果你對這東西是有興趣的,就算是學資工的,你也可以進去寫電玩的程式,讓它不會有「BUG」,每個人都可以有所發揮。




國外很多行業都會有標竿的人物,都會有成功的人,但是台灣沒有,都會覺得男生如果你小時候唸書不是唸工科,理工電機,就怪怪的,但我覺得那不會是真的。美國是連那個種南瓜種得很大顆都會被報出來。就是價值觀不一樣,才會讓國家很多產業都強大。因為大家都在那個領域中把自己做得最好,




當整個領域都厲害起來了,自然在世界上它的地位就會是高的。要是每個當醫生的人都不想當醫生的話,他當醫生的品質怎麼會好?其實我現在也很擔心,在我的新聞出來後,大家都想當設計師。




不是每個人都很適合當設計師,尤其是服裝。因為服裝設計在台灣是一個很難生存的行業,我真的是一個特例。我也一直在跟大家說,這個行業很辛苦,尤其在台灣。所以你如果沒有入地獄的決心,不要進來,真的很痛苦。就算是我發展到現在,依然還有很多事要做,例如說要克服資本的問題。




<想清楚要學什麼,再評估要不要出國唸書>




網友小軟問:




我現在十八歲,從小就想當一名服裝設計師。非常喜歡您的作品唷。想請問一下,因為我現在上了實踐的時尚設計,但是出國讀設計一直是我心中的標準,受親戚影響從小就對台灣沒甚麼信心,鬧過幾次家庭革命後,爸媽答應我明年去義大利讀相關科系,想請問,出國讀真的比較好嗎?古又文:




我一直在國內受基礎教育,甚至高等教育,我的所有基礎都是在台灣打成的,所以我不知道在國外學會不會比較好。但我必須講一些我看到的現象,像在英國,他的大學並不強調技術教育,所以拿「聖馬丁設計學院」(古又文現在求學的地方)來講好了,學校教育內並沒有技術課程,如果你需要技術課,是要自己找助教,你開了口他才會教,有時候他太忙還不教你。




所以說我覺得台灣的基礎教育,至少技術會是紮實的,但這有利也有弊。有很多就是因為技術太紮實,被自己的技術給綑綁住,他無法想像這個東西,該如何往外再擴展。但是在外國人來講,他們沒有這些包袱,雖然學的技術很少,但他還是會用他很少的技術,去做最大極限的發揮。




我在書中有寫到一個設計師很厲害,他每季都用很基本簡單的技術,跟某一種布料,就做了好幾季東西。每一季都是這個,看到我都有一點想吐了,但是他一直這樣玩,把這個技術做到極限,極限再極限,就變成這個技術的代名詞。其實外國人的技術層面或是厚度沒那麼厚,但他可以用他僅知道的東西,去往下再做很深的發展。




導演鄭有傑曾經和我說過一段話,對我影響很大,他說,他希望自己是準備好、有自己一套系統的情況下,才出國唸書,再去吸收外國人的東西,最後轉化成自己的。我很認同。如果你是腦袋放空的情況下去,你是被完全洗腦的。那我當然不是說這樣就不好,只是這樣就很可悲的,你只會一個觀點,你並不是真正能獨立思考的個體。




先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之後想走到哪?不管是去義大利、去法國、去英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福爾摩斯 的頭像
    福爾摩斯

    萬事一理

    福爾摩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