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到痛苦和失落時,就該回到愛裡了
許添盛醫師寫於 2012年1月10日 20:49
愛天生在萬物的本能裡,更是滋養萬物的培養皿。因著愛的合一和愛的互動,萬物產生了一整個生態系的豐富多樣性。
而人類長久以來,慣以自由意志取代本能衝動。其實,愛是人類本能(或所謂潛意識及無意識)中的基本配備,是天生固有、不會失去的;但在意識層面上,愛又是人類拼命追求,卻極容易因受到挑戰而失去的一種感受。
被賦予自由意志及選擇權的人類,隨著「個人性」的誕生,愛也被賦予了極為個人性的意義,成為一種選擇,不再是無所不在的本然狀態。
藉由愛,你也體認到自身存在的獨特性及完整性。愛一切萬有,你認識了自身存在的更大源頭;愛周遭的人事物,你了悟到萬物之間的一體性及合一感;愛自己,你肯定了自身存在的意義。
失去愛,為何人們痛不欲生?年少時的我常想,為什麼世間有這麼大的苦痛和折磨?隨著年歲漸長,我逐漸明白,若非失去愛是這般令人椎心刺骨,又怎會產生想重新回到愛裡的強烈渴求?原來「痛」來自抗拒失去愛、與愛分離後的孤單,以及回到愛裡的渴望。
痛苦及恨意是一切萬有為人類量身訂做的「回家之路」。當我們感受到痛苦和恨意時,表示我們離愛太遠,該回到愛的懷抱中了。最痛苦、最難受的感覺,也就是一切萬有最富愛心的提醒:「不要再這樣走下去了,孩子,該回家啦!」
讓我們一同許願吧!願所有靈魂都回到愛的故鄉裡。
MORE: 許添盛; 盧蘇偉: 許醫師; 情緒;小孩; 失智; 憂鬱 ; 躁鬱; 強迫症
全站熱搜